何处是江南?新书预告:包伟民《多被人间作画图——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文人雅士仿佛都青睐这一地区,
那就是——江南。
唐代诗人岑参曾以春梦来比“江南”: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词人李煜这样追忆“江南”非凡景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杜牧的“江南”是楼台烟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
江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
象征着山清水秀的一方土地,
象征着繁盛富庶的鱼米之乡。
如今,何处是江南?
随着传统农村经济的远去,
除了极少数“传统江南市镇”文化公园之外,
江南地区大量的市镇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月的学术新书《多被人间作画图——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带你解读江南市镇的前世今生。
——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
(中华历史小丛书)
作者:包伟民
佚志残碑尚可稽,当时沿革未全迷。
菰城古邑三唐后,谁识南林旧有溪。
——[清]范锴《浔溪纪事诗》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一些传统市镇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新世纪第一个春意盎然的农历桃花三月天,2001年4月7日,在充满水乡古镇浓郁风情的中国江南小镇——浙江嘉善西塘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特种邮票的首发仪式在这里举行。这是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套六枚《水乡古镇》特种邮票。
这组编号为2001–5的特种邮票,静静地展示了中华大地上江南区域内六个古镇的本色风貌:江苏的昆山周庄镇、吴江同里镇、吴县甪直镇,浙江的桐乡乌镇、湖州南浔镇、嘉善西塘镇,江苏、浙江各占一半。这六个江南著名水乡古镇,无疑将随着六枚小巧精致的邮票,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人的关注。
这六个古镇,所代表的是以太湖流域河网地带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传统市镇的面貌。事实上,在围绕太湖流域的江苏南部与浙江北部,这样的市镇,又何止这六个?江苏的盛泽镇、震泽镇、平望镇、枫桥镇、黎里镇,浙江的塘栖镇、双林镇、菱湖镇、王店镇、濮院镇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江南传统市镇。这些市镇依河而存,它们的临河街市、沿河房屋、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沿河廊棚、水埠码头、过街骑楼、狭长弄堂、石桥古树,乃至民情风俗、风味小吃等等,表现出江南水乡市镇别具一格的独特风韵。
当时国家邮政局发行这一套六枚《水乡古镇》特种邮票,是为了庆贺2001年4月西塘、周庄等六大古镇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2015年3月26日,国家文物局进一步批准在上述六个古镇之外,再加上浙江省的新市镇,以及江苏省的千灯镇、锦溪镇、沙溪镇、黎里镇、震泽镇、凤凰镇,共计13个古镇,列入国家“十三五”申遗计划。
那么,何处是江南?什么是市镇?全国各地皆有古镇,为什么挑选江南地区的这些古镇来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江南市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江南是一个标志地理方位的名称,指长江以南。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地理名称很多,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关内关外等等就是。不过江南在中国历史上一向是一个特殊的地区。千百年来,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一直有人赞美它,歌唱它。从唐代诗人白居易深情吟唱《忆江南》起,江南的名声,经历代传颂,家喻户晓。
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像江南一样,获得如此多的文人雅士、学者专家的青睐与关注。江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山清水秀的一方土地,象征着繁盛富庶的鱼米之乡。那么,究竟何处是江南?是不是长江以南所有广大的地区,都算是江南呢?实际上,江南一词的涵盖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
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洞庭湖南北地区,也就是今长江中游的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当时的江南,范围很大,南界一直到南岭一线,北界也并不以长江为限。这一时期的江南与我们今人所接受与理解的江南,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迥然不同。江南地区的气候湿热难当,经济生产落后,令富庶发达的中原人民望而生畏,甚至成为中原人士的流亡之地。据说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打败了郑国,郑襄公就恳求楚庄王说,只要留他一条性命,他宁愿迁往江南地区。那时,想必没有人会欣赏乃至讴歌日后大唐文人开始争相吟诵赞美的江南吧。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 年),在中央政府与地方州郡之间设立监察区,称为道,分天下为十道,当时所设的江南道,几乎将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全都囊括了进去,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也就是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的江南地区,还包括四川东南部以及贵州东北部,也就是包括了秦汉以来的江南与吴越地区。从此江南一词又作为政区地名出现在历史上。
到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由于江南道地域太广,不便管理,于是分成江南东、西两道。到乾元元年(758 年),又拆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西两道与福建道,只留下江南西道还沿用江南之名。
宋代改称监察区为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年)在全国设十五个路,主要以唐后期江南西道的地域设置了江南路。到天禧四年(1020 年),又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两路。其中的江南西路后来逐渐被简称作江西路,这就是后来的江西省。今天的安徽、江苏两省长江以南地区,大部分都在当时江南东路的辖境之内。
元灭宋后,依历次军事征服用兵的范围设置了十大行省,原宋代江南东路辖地大多被划入江浙等处行省,原江西路则沿其旧,设有江西等处行省。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南京应天府建都,将其周围的十四个府州直接隶属于中央,因此这个地区总称直隶。后来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上,在北京周围同样设置直隶府州,称北直隶,于是将以南京为中心的这十四个府州称为南直隶。
(文章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华历史小丛书”《多被人间作画图——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作者包伟民,2019年9月出版)
——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
(中华历史小丛书)
作者:包伟民
ISBN:978-7-300-27271-9
定价:39.80
出版日期:2019-08-20
2019年9月上市
近年在旅游业的推动下,曾经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江南农村商业聚落——市镇,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七八百年以来,在技术进步、人口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催化之下,江南地区农业生产逐步转向以棉桑业为代表的专业经济,与外部世界商品交换的需求不断扩大,促使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依附于专业经济的大大小小的商业活动中心,并最终呈现一派市场星罗棋布、文化熣璨夺目的独特风光。江南市镇的这种形成机制与经济基础,不仅规范了它们的交通网络、结构布局、镇区形制、街市建筑、行业特征,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心态。近代以来,随着传统农村经济的远去,除了极少数被改造成以“传统江南市镇”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之外,江南地区大量的市镇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成为这个地区人们必须解答的一道全新的习题。以上就是本书试图以相对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们介绍的内容。
目 录
引言 悠悠何处是江南——地域释名
(1)政区沿革
(2)经济地理
一、疏苗盈野间桑麻——区域开发
(1)重心南移
(2)专业经济
二、屯戍监官古制存——市场形成
(1)男耕女织
(2)军镇转型
三、十里桑阴水市通——结构布局
(1)网络布局
(2)镇区布局
四、轻舟日日往来频——水网交通
(1)传统水运
(2)近代变迁
五、小市千家聚水滨——镇区形制
(1)街区模式
(2)市河泛舟
六、长廊篰屋紧相连——街市要素
(1)桥梁河埠
(2)街市建筑
七、繁华富丽压苏杭——百业汇聚
(1)桑棉成市
(2)商号分布
八、有约招提茶话去——社会生活
(1)四民结构
(2)生活习俗
余论 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
感兴趣哪本书,
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前往我们的官方微店了解更多。
你点的“在看”,我们都认真当成喜欢↘